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泽尔 里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伊泽尔 里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克莱斯特是德军最优秀的擅长机动作战的将领之一,他是最早接触装甲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之一,在法国战役中克莱斯特便已经担任德军装甲集群的司令,担负最重要的突击任务。通过深远的迂回突击,德军成功的合围了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主力,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果。尽管这场胜利更多的要归功于前线指挥官古德里安的果敢,但是克莱斯特仍旧功不可没,他并没有阻止古德里安的大胆突击,而是坚定的表示支持。
到1941年6月对苏作战时,克莱斯特已经对装甲战术有了深刻的了解,此前对巴尔干半岛的征服中,他的第1装甲集群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装甲部队的机动和火力优势。“巴巴罗萨行动”中克莱斯特将再次指挥一个装甲集群(第1装甲集群)负责南方乌克兰方向的进攻作战。苏军在乌克兰方向部署的兵力是最强大的,坦克数量远远超过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而且有不少是新型的T-34和KV坦克。而南方集团军群只有克莱斯特这一个装甲集群,无法像中央集团军群那样实施钳形攻势以围歼苏军,尽管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一直在试图对苏军主力实施合围,但是大都失败了,他们遭到苏军机械化军的强大阻击,总得来说包括第1装甲集群在内的整个南方集团军群打的是一场正面作战,战果较小,损失较大,甚至惊动了德军陆军总司令部。
不过即便在只有一个装甲集群的情况下,南方集团军群还是实施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合围战,和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配合的是步兵第11集团军,两支机动速度完全不同的部队能够进行一次完美的钳形进攻是非常困难的,依靠前线指挥官流畅的指挥能力,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克莱斯特在这场战役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乌曼合围战,超过10万苏军被俘虏。此后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协同作战,对基辅附近地区的整个苏军西南方面军实施了深远的包围,最终歼灭苏军66万人,成就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
东线战场的第二年,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已经改编为第1装甲集团军)再次作为主要突击力量而得到加强,担负向高加索进军的重任,在初期表现非常抢眼,进攻速度非常快,随着不断深入高加索导致后勤补给的困难,再加上陆军总司令部战略分兵的错误,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军进攻减缓最终陷入停顿。在希特勒的强烈督促下,克莱斯特只能依靠不足的兵力和补给实施局部的进攻,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一些胜利,但是无法改变当前的严峻局势,在向格罗尼兹的最后一次突袭中德军遭遇惨败,此后便一直转入防御。随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深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的后路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此时克莱斯特已经晋升为A集团军群司令,这场战略撤退便是由其指挥的,由于撤退是在极度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克莱斯特也成为唯一一个因撤退而被晋升为元帅的军人。一般来说,指挥一场撤退行动远比一场进攻要困难许多。
至于第1装甲集群的实力,该装甲集群在“巴巴罗萨行动”初期的作战编制是:辖有3个摩托化军,共5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个步兵师、2个党卫军野战师(希特勒师和维京师)以及大量的统帅部直属炮兵单位,总计拥有坦克700-800辆,总兵力10万人左右。
陆军元帅克莱斯特就是那个年代德国国防军高级将领的普遍性代表,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职业军人,从思想上他反对纳粹和希特勒的统治(曾与反希特勒的密谋集团有染),从行动上他又忠于职守率部取得多次重大胜利,其军事生涯的两个亮点,第一是横扫东南欧的巴尔干战役,第二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基辅战役”。
(年轻时的克莱斯特)
冯·克莱斯特的曾祖是德皇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元帅,属于贵族军人世家,这从姓氏中就可以解读出来,早年参加过一战,战争结束时已经国防军少校军官,在后来第三帝国的将军们当中属于老资格(隆美尔才混到上尉)。克莱斯特虽非装甲作战的天才,但是从一战起就在骑兵部队服役,曾任骑兵师首席参谋官,并且还在汉诺威骑兵学校担任过战术教官,因此对于快速突击颇有经验和心得。
1938年,希特勒已经控制了德国军政大权,时任第8军中将军长的克莱斯特成为国防军中反对纳粹染指军队的一员,自然遭到解职和转入预备役。好在二战爆发在即德国需要大肆扩军,在赖歇瑙的力荐下,克莱斯特被重新征召为现役,波兰战役爆发前被任命为赖歇瑙集团军的第1装甲军军长,这支部队当时的番号是第10集团军,也就是后来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第6集团军。
(克莱斯特上将)
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军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成为两支重要的装甲矛头,也是纳粹德军闪击战的首次成功运用,克莱斯特战场表现不俗,因此在西欧战役期间,升任龙德施泰特“A集团军群”的装甲集群司令,并晋升骑兵上将。
这个时候克莱斯特已经是古德里安军长的上级,期间经历了敦克尔刻莫名其妙的停止前进事件,总体而言,法国战场上克莱斯特仍然是尽职尽责,战后论功行赏,1940年7月晋升陆军大将(一级上将)。
(赖歇瑙)
法国战役结束之后,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番号变更为第一装甲集群(Panzer Group 1),这是德军历史上第一支战役级装甲部队,为了推翻亲英的南斯拉夫新政府、击败增援希腊的英军,1941年4月5日德军开始发动“巴尔干战役”。
此战第一装甲集群一马当先,编成内10个装甲师在一天内推进50公里,三天时间前进200公里,逼迫南斯拉夫军队在10天内停止抵抗,随后继续横扫英希联军,第18天头上希腊政府和军队被迫投降,英国远征军丢盔弃甲逃出希腊。
(克莱斯特元帅)
尽管克莱斯特取得了重大胜利,德国人却因此耽搁了对苏战争的发动时间。到苏德战争爆发时,第一装甲集群仍然在龙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序列内,拥有三个摩托化军包括7个装甲师的力量,坦克总数为799辆,负责向乌克兰方向实施快速突击。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第6集团军配合下,居然击溃了苏军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麾下2400辆坦克的庞大部队,一路杀向基辅。
随着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的掉头支援,两支德军装甲矛头完成了对基辅地区苏军重兵集团的合围,最终导致65万苏军被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克莱斯特取得了军事生涯中第二次辉煌的大胜。不过他的好运气很快就到了头。
1942年夏季的“兰色计划”中,第1装甲集群已经升格为“第1装甲集团军”,战役中它和第6集团军却被分割使用,一路攻取高加索,一路直奔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狂妄的分兵计划给南线德军带来的灭顶之灾。
由于“A集团军群”总司令李斯特元帅反对分散兵力的战略,并多次要求撤出高加索,被恼羞成怒的希特勒解职,1942年底克莱斯特被提拔为该集团军群总司令并晋升陆军元帅,然而他能做的,只是在苏军切断退路前,率领部队逃离高加索。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保卢斯第6集团军被全歼,实际上也等于在侧翼掩护了“A集团军群”的跑路。
克莱斯特从此和新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站在了一起,一边抵御苏军的大规模反攻,一边不停地与希特勒的“静态防御”战法做斗争。下场也是注定的,1944年3月30日这两位陆军元帅同时被希特勒解除了职务,接替他们的是陆军元帅莫德尔和舍尔纳,克莱斯特的军旅生涯戞然而止。
德国投降以后,克莱斯特首先被美国宪兵逮捕,次年被引渡到南斯拉夫以战犯罪判刑15年,1948年又被引渡到苏联再被判刑25年,1954年死于俘虏营。从这两个国家争相引渡和审判克莱斯特的历史来看,对这位陆军元帅的作战能力显然既怕又恨,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如果抛开政治立场,克莱斯特确实是个极富能力的德军将领。
(克莱斯特)
二战德国军官团十分讲究出身、资历,如古德里安就出身不高,因此不少高级军官都不买他帐。而克莱斯特、曼施坦因和博克等这些人都是贵族出身,更有“资格”指挥大军团。
不过,这也引起出身低级的高级军官的强烈不满,如古德里安就十分讨厌克莱斯特,在突击法国时克莱斯特就斥责过他,两人曾发生过分歧。
克莱斯特
那么,克莱斯特的战术水平到底是什么档次呢?
在德国历史上,克莱斯特家族被誉为剑与琴、天才与智慧、伦理道德与节俭质朴的化身。克莱斯特高祖父是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元帅,其后代多是忠勇军人。
不过,克莱斯特却出身于一个教授家庭,高中毕业后,被送往野战炮兵第3团任见习军官,一年之后晋升少尉。1906年任营副官,一年后任团副官,1910年晋升中尉,并考入军事学院受训,希特勒掌权后不久晋升中将。
之后,克莱斯特因反对国社党的行为而被免职,重新入职后被元首任命为第10集团军属下的第1装甲军军长。
在入侵波兰中,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迅速突破了克罗伊茨堡以东的波兰防线,在拉多姆附近包围了波兰的军队并同北来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会师。这是装甲部队史上首次独立作战获胜。
在1940年西方攻势时,克莱斯特的装甲兵团作为突击主力,在贡比涅突破敌人阵地,两天后到达马恩河并继续向南越过里昂而到达伊泽尔河。克莱斯特为此获得骑士十字勋章,并晋升上将。
巴巴罗萨战役发起后,克莱斯特担纲南线先锋,主攻乌克兰,他的指挥生涯达到顶峰。
乌克兰方向是苏军的主要防御方向,逐渐形成了渐次有序的抵抗。克莱斯特最初只能独力打开局面。当苏军集结优势兵力发起反击时,却全线受挫。原来克莱斯特避实击虚,借势穿插于敌后,一举瓦解西南方面军战线。
很快,克莱斯特会同第6集团军一部,分割苏军战线,抢先一步冲入旧国境线,随即攻占日托米尔,率先兵临基辅城下,直到古德里安南下,苏军对突进的克莱斯特集群发起了数轮反击,都未能攻破克莱斯特阵地。
基辅合围,数十万苏军覆灭,古德里安挥师北上布良斯克,参加莫斯科会战。而南方集团军群则继续东进,攻向顿巴斯——史称“亚速海会战”。德军迅速染指克里米亚、锋芒直逼高加索门户——罗斯托夫。
克莱斯特领命,强攻罗斯托夫,最终夺城成功,但此时的他深感战力耗尽,请求撤兵,龙德施泰特认可,但德军陆军总部不许,扣押了战报,克莱斯特被迫死守该城。苏军很快完成兵力集结,反攻开始。尽管克莱斯特虽然不善于抗命,但绝非庸人,果断下令说缩战线,避苏军锋芒,苏军扑空。
克莱斯特继续向集团军军部请命撤退,龙德施泰特批准,但哈尔德不准,龙德施泰特元帅愤然辞职。希特勒亲自过问罗斯托夫战事,全线将领据实相告,希特勒认为克莱斯特无过失,并随之启用龙德施泰特元帅为西线总司令。元首还将与他意见不合的A集团军群总司令李斯特元帅免职,自己瞎指挥了三个月之后才命令克莱斯特继任该集团军群总司令。之后,克莱斯特晋升元帅。
导读:克莱斯特全名为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在德国历史上克莱斯特家族是世代的军事贵族,高祖父是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元帅,所以他也继承了家族的军人传统,是一个典型的尽忠职守的职业军人。同时他也有着军事天才的头脑,尤其是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的装甲兵指挥才能,他率领的第一装甲集群下辖三个装甲军,分别是第四十、十八、十四装甲军,曾在波兰战役中合围波兰军队,创造了装甲部队独立作战的首次胜利,也指挥过二战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在基辅战役中合围65万苏联军队。详细分析请看后文,更加精彩。
克莱斯特家族被誉为剑与琴、天才与智慧、伦理道德与节俭质朴的化身,而且该家族也是德国的军事贵族之一。虽然克莱斯特父亲不是军人,但是毫无意外他在高中毕业后就被送往从军,历任野战炮兵第3团任见习军官、少尉、一年后任团副官、1910年考入军事学院受训。在参加完一战后加入了国防军并晋升为少校。1936年因为德国扩充军备晋升为骑兵将军,在1940年被任命为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属下的第1装甲军军长。在参加二战之前,克莱斯特的军事生涯其实就反映了当时德国的国家命运,他也随着德国尤其是希特勒上台后的扩军,逐步的从中级军官晋升为独当一面的装甲部队将军。
在德国二战初期的四个装甲集群中,克莱斯特能成为第一装甲集群的指挥官并不是偶然,从装甲兵指挥的军事艺术来说,他并不输于后来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而且第一装甲集群下辖的第四十装甲军指挥官施图姆,第四十八装甲军指挥官肯普夫,第十四装甲军指挥官维特里斯海姆,均是能征善战之辈,而且装备和人员素质在德国战争初期的装甲部队中算得上是绝对的精锐。这也就造就了克莱斯特二战生涯中的第一个闪光点,在拉多姆附近包围了大量的波兰的军队,并同由北而来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会师,这是德国装甲部队首次独立作战获胜,能和古德里安这个谁也不服恃才傲物的军事天才平分秋色,足以说明其军事才能。
而在随后的巴尔干战争中,克莱斯特再次展现了其惊人的军事天赋,当时克莱斯特的部队配属于李斯特的第12集团军,越过南斯拉夫边境,经尼什向贝尔格莱德突进,打败了准备乘船逃跑的英国远征军,而后又带领装甲兵开往罗马尼亚,可以说几乎是横扫整个巴尔干地区,为德国占领了欧洲为数不多的产油区,这对增加德军长期作战能力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而克莱斯特二战军事生涯的顶峰,则是发生在苏德战场上。自对苏开战以来,伦斯德的德南方集团军群进展不如中央集团军群那样顺利,虽然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兵团一路向东南挺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左翼第6集团军却在基辅前方的第聂伯河西岸被阻。在基辅战役的第一周,第6集团军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兵团到达罗夫诺和卢茨克地区。西南方面军元转布琼尼元帅以其2400辆坦克同克莱斯特的600坦克相对抗,竟坚守不住而被迫退却。
克莱斯特所部又向南方突进,到8月24日,整个第涅伯河以西直到河口的地区就都落入德军之手。克莱斯特于1941年8月30日晚强渡了第聂伯河,并在克列缅丘格地域夺取了一个登陆场。由于苏军布琼尼元帅有意全面撤退,保护苏军有生力量,因而在1941年9月13日被斯大林撤销了职务,导致无人指挥,各军各师级部队各自为战陷入一片恐慌之中。1941年9月16日晚上6点20分,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的先遣部队在基辅以东200公里的洛赫维察会师以完成包围。根据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的统计,共有65万名苏联红军士兵被包围。
总体而言克莱斯特是一个恪尽职守职业军官,但是对不合理的命令也坚决抵制,这点和古德里安非常像,所以在1944年3月30日,克莱斯特被希特勒召到贝希特斯加登解除了职务,和古德里安的命运也颇为相似。不过由于巴尔干战役和基辅大屠杀等一系列战争罪行,克莱斯特先后被引渡到南斯拉夫和苏联,一直以战争罪行被关押直到死去,这点就比不上被美军俘虏后一直逍遥快活的古德里安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泽尔 里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泽尔 里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